Skip to main content

2022我的错误

·13 words·1 min
海鱼Harry
Author
海鱼Harry
知我罪我

有两年没写总结了,说来惭愧,以前的太小打小闹了。想想 2022 ,有很多事情要反思。

事情还得从两千年前赵简子立储说起:

赵简子之子,长曰伯鲁,幼曰无恤。将置后,不知所立。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,以授二子,曰:“谨识之。”三年而问之,伯鲁不能举其词。问其简,已失之矣。问无恤,诵其词甚习固。求其简,出诸袖中而奏之。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,立以为后,是为赵襄子,而果昌赵。

大意是:晋国有个赵简子的人,算是这个国家六个话事家族的组长之一。年纪大了,赵简子就想着选接班人的事情。他有两个儿子,都没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(能力、体育、相貌等能直接体会到的方面),于是写了训诫在两片竹简上,来给两个儿子,说“要慎重地记住。”

三年后来了个突击抽查,大儿子已经忘记竹简的内容,竹简也弄不见了;二儿子不仅倒背如流,而且就把竹简放在了衣袖随身带着,当场拿出来呈给父亲赵简子看。

二儿子就凭此成为了正式继承人。

我也确实在2022经历了这样的类似的“背书”考验,而我的战绩是三天,仅仅三天我就败下阵,成了两千年前里的赵老大。

“背书选储”的合理性在哪里?我又犯了那些错误?

首先,如果是上位的安排和指令,不论是从政还是经商,本身都是既有战略的延续,贸然违背或者没有办妥,都会影响到战略的部署和推动。

其次,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。就应该老老实实备课,老老实实做准备,老老实实完成。生活中绝大部分事,最后就是抽查的,如果不能做到谨慎和小心,做好万全的准备,肩上的事是担不了事的。

最后,我很早就看到知道这个故事了,可那又如何?我以史为鉴了吗?没有!当年明月说了那句话又对了:所有的错误,不管你读了多少史,你该犯的错,一样都不会少。